中院易中海家。
“老易,东旭让秦淮茹送了一碗红烧肉和一碗鱼肉给老太太了。”
“你是他师父,他也不给我们家送来一碗过来。”
一大妈一边收拾碗筷,一边愤愤不平地说道。
“哎,可能是上次我不支持他反而支持他妈贾张氏,他对我有怨气吧。”
易中海拿起搪瓷大水杯喝了一口水,叹了一口气。
“老易,我怎么越来越觉得东旭不太会给我们养老?”
一大妈一脸的忧心忡忡。
“放心吧,他能给老太太送好吃的,就证明他孝顺老人家。”
“以后他家困难的时候,我们就适当地帮他一把,他会念着我们的好,给我们养老的。”
易中海心里也有所担心,可还是用笃定的语气安慰一大妈。
“你说得也有道理。”
一大妈脸色稍缓,安心地去洗碗。
中院贾家。
贾家一家三口很早就睡下了。
半夜,贾东旭醒了过来,他有点按捺不住了,于是轻轻推醒秦淮茹。
“哥,你现在想要?那我们可得小声一点。”
秦淮茹立马就明白贾东旭想要干什么。
“我们去咱家菜窖。”
贾东旭嘿嘿一笑。
“啊……那好吧。”
秦淮茹惊讶了一下,随即点头同意。
很快,他们两人就穿好衣服,小心翼翼去走出屋,前往菜窖去办事。
没办法,他折腾的时候,动静很大,
贾张氏就睡在不远处,很容易就把贾张氏吵醒了。
一想到贾张氏在一旁听着他办事,他心里怎样想怎样膈应。
就在贾东旭和秦淮茹去菜窖办事的时候,阎埠贵拿着钓鱼竿提着一条三两重的鱼走进屋。
“当家的,你还真的钓着鱼了,只是这鱼有点太小了,大冷天的夜里出去不值当。”
三大妈一听到动静,就连忙走过来接过阎埠贵手上的东西。
“哎,没贾东旭那小子的好运气,没能钓到大鱼。”
“以后夜里不去了,白天有空就去钓会,钓得多了肯定也能钓到大鱼。”
阎埠贵重重叹了一口气。
他今天见贾东旭钓到大鱼回来,他眼热得不行。
吃完饭后,他也顾不上是不是晚上,也跑到东直门外面的护城河钓鱼。
只可惜,大冷天的,几个小时就只钓到一条三两重的小鱼,勉强能熬点鱼汤。
一想到贾东旭都能钓到那么大的鱼,阎埠贵心里就更难受了。
第二天,贾东旭又是睡到自然醒。
一如既往的让秦淮茹伺候着穿衣洗漱。
吃完早饭后,贾东旭就离开四合院,直奔百货大楼买自行车。
没多久,他就花了一百三十七块五毛,买到了凤凰牌自行车。
准确地说,还不能叫凤凰牌自行车,因为凤凰牌的名字和标志还要到明年才启用。
贾东旭骑着自行车满城瞎逛,并不着急着回去四合院拿钓鱼竿出去钓鱼。
逛了差不多两个小时,贾东旭到上次的面馆吃了一碗面,这才赶回四合院。
毕竟他还要去钓鱼,钓完鱼还要去京城象棋学会拿点好茶叶。
骑着车回到胡同口,贾东旭就下车推着走。
推着走,遇到认识的人可以多说说他的自行车嘛。
这可是他们大院的第一辆自行车,怎能不让人羡慕妒忌一番?
只可惜,一路推着自行车走到大院门口外面,都没遇到一个认识的人,浪费了表情。
大院门口,贾东旭见到一个三十来岁的女子,鬼鬼祟祟地往里张望。
这女子长相并不出众,可整体看上去却是很有风韵。
见有陌生人在大院门外,贾东旭就忍不住询问道:“这位大姐,你是要找谁呀?”
闻言,陌生女子眼神躲闪地答了一句:“何大清是在这个大院吗?”
“何大清?你说得是傻柱他爹吧,没错,他是住在这个大院。”
贾东旭顿时愣了一下,他实在没想到何大清那副尊容竟然有女人惦记。
突然,他脑海中闪过一道灵光。
原着中,傻柱他爹何大清可是跟着一名姓白的寡妇跑路的。
难道眼前这个就是白寡妇?
肯定就是啦!
“哦,谢谢你了,你回去的时候,要是看到他在家的话,就让他出来一下可以吗?”
“今天是星期五,何大清还要上班,肯定不在家的。”
“这样啊,那我晚点再过来等他。”
说完,白寡妇转身就要离开。
“大姐,你先别着急着走嘛,我们可以多聊几句,我看得出来你遇到了为难的事情。”
贾东旭笑呵呵地拦住白寡妇。
“小同志,你看出来我遇到为难事了?”
白寡妇一脸惊讶地看着贾东旭。
“大姐,我少年姜太公并不是浪得虚名的,不仅擅长察言观色,而且还能算人运程。”
“你别误会,我并不是想赚你的钱,相见即是有缘,我不妨免费给你指点一下迷津。”
贾东旭自我吹嘘一番,然后怕白寡妇误会他是算命的,又解释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