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招待所出来,张旭在街上找了一家工农兵饭店,准备吃点东西。
进到饭店里面,不大的店面摆了四张圆桌。
靠里面砌了一堵墙分隔出后厨。
墙上齐腰高的地方开了个圆洞,可以看到几个巨大的蒸笼正在喷着蒸汽。
饭店里弥漫着一股食物的混合香气。
早上吃的几个红薯经过张旭一番折腾,早已消化干净。
现在被饭店里食物的混合香气一冲,顿时口水直流,胃里越发难受。
“要吃什么过来买票。”
守在门口小柜台后面的服务员,态度生硬的喊了一声。
张旭看眼挂在墙上的黑板,那上面写着今日供应。
肉包子一毛钱一个,馒头三分钱一个,稀饭2分钱一碗......。
肉包子一个一毛钱,价格实在不便宜。
稍作思考,张旭还是花了一块钱和半斤粮票,买了十个肉包子。
肚子里长时间没油水,光吃馒头这些根本不顶事。
要吃点荤油才抗饿。
拿着票到后厨窗口领了包子,张旭才发现肉包子贵确实有贵的道理。
每个包子都有拳头大小,上面还溢出一丝油光。
张旭舔了舔嘴唇拿起一个包子,一口咬了下去。
包子柔软的面皮,鲜美的肉汁,带着浓浓的猪油香味直入心脾。
香的张旭眼泪都要出来了。
不知道是太缺油水,还是包子确实香。
连着吃了五个包子,肚子里才有了一丝饱意。
又花了两分钱,找服务员买了碗面汤。
就着面汤,张旭三下五除二把剩下的五个包子也消灭干净。
舒舒服服的打了个饱嗝,记忆中,他就没吃过这么香的包子。
临走时他又买了十个包子十个馒头用纸包好,准备回去当晚饭。
手里有了钱,怎么能不去供销社转转。
吃饱喝足,张旭转头又进了供销社,买了十斤大米、两斤猪肉以及一些生活物资。
经过新华书店时,立在门外的一块黑板引起了张旭的注意。
“好消息!为了帮助广大青年更好的建设四化,《数理化自学丛书》已到货,欲购从速!”
如果说,重生之前的遗憾,一个是捉奸不成反被诬陷。
另一个就是没有参加过高考,上过大学。
77年恢复高考后,他当时准备报名,可他女友文化水平低。
在她的劝说下,张旭鬼使神差的放弃高考。
到了去年,更是连报名的想法都没了。
此时看到新华书店销售《数理化自学丛书》,张旭才发现自己还有参加高考的机会,浑身上下顿时热血沸腾。
买好了书,付钱的时候,张旭看营业员柜台后面的地上堆了不少报纸和杂志,便随口问道:“同志,那些报纸和杂志堆在地上不不怕受潮啊。”
营业员头都没抬,忙着开票。
“过期了,准备处理。”
张旭眼睛一亮,试探的问道:“我能买点吗?”
营业员回头看了眼身后的旧报纸杂志,迟疑了一下,道:“你给两毛钱吧。”
两毛钱,是那堆废报纸和杂志卖废品的价值。
交了钱,开好票,张旭高兴的离开书店。
这些报纸和杂志对别人来说,只能用来糊墙。
张旭却可以从中,了解新闻和知识,与脑海中的记忆进行对照。
......
等他买好了物资,回到村里,已日上三竿。
“张旭,你一上午跑哪去了?”
哐当一声,屋门就被推开,第三生产队长黄兴安黑着脸走了进来。
公社其他大队的知青几乎走光了,就剩他们中元大队还有三个,其中就有他们生产队的张旭。
一米七八的大个子,人也英俊开朗,虽然不像其他知青一样偷鸡摸狗,就是整天跟在二队那个女知青后面,让人看着皱眉。
刚才听到村民说,看见张旭了,他就直接找了过来。
“我进城买复习资料去了。”
张旭给黄兴安拿了把椅子。
“复习什么?”
“我准备参加今年的高考。”
“你小子整天跟在女人屁股后面,还高考?”
黄兴安哼了一声,歪着头看了看张旭,瘪了瘪嘴。
“以前不懂事,让叔你笑话了。”张旭诚恳的说道。
如果他前世早点醒悟,也不至于后面蹉跎一生。
“我笑话是小事,要对的起你自己,对得起你父母。”
黄兴安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下来。
“叔,凭着我高中文化,努力复习的话,就算大学考不上中专还是有希望的。
现在外面有些地方已经实行包产到户,我听说今年我们这边也要开始。
我们生产队耕地本身就少,多分我一份,大家都要少一份。
我争取考上大学,也能减轻队里的负担。”
“你说什么?我们这里今年也要实行包产到户?”
黄兴安瞬间被包产到户四个字吸引了注意力,惊讶的问道。
“我有同学在省城,写信的时候提到过此事。”
“如果真是那样就好了。”
黄兴安感叹道,坐在那一口一口的吧嗒着烟袋锅。
现在已经四月,到七月初高考只有两个月时间,张旭要是真能考上大学,队里也少点负担。
况且培养出一个知青大学生,年底公社开总结大会时,自己也有面子。
左右不过两个月时间。
心里有了决定,他抬起头看着张旭:
“你要参加高考,这是好事,我不能不支持。可现在队里人手就这些,你又是全劳力,不上工的话......。”
看到黄兴安吞吞吐吐的样子,张旭知道他想的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1979文艺时代从高考开始请大家收藏:()1979文艺时代从高考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叔,上工的话,我真没时间复习了。你看这样,按照队里外出做临时工的标准,我花钱买工分。”
第三生产队粮食款项分配标准是“人六劳四”。
在交足国家公粮的基础上,剩下的粮食拿出60%按照人口分,另外的40%按照工分来分。
每人能分到的粮食多少,与工分有很大关系。
张旭就见过生产队外出做木匠的手艺人,交十元钱买工分,最后能分到六七块回来。
虽然钱亏了,可手里却有了粮食。
有了粮食,哪怕自己不吃,也可以拿去卖,可以换粮票,用途很多。
而且第三生产队的工分折算下来,一天不到两毛钱。
有这个时间,他能赚到更多的钱。
看张旭如此上道,愿意用钱买工分,黄兴安当然没意见。
“这样吧,守农具仓库的老周,年纪大了,干脆你替他守农具仓库,不足的工分再花钱买。”
“没问题,反正农具仓库那边也安静。”
张旭爽快的答应下来。
守生产队农具仓库虽然才有五个工分,可人轻松,不用干活。
只需要管理维护好生产队农具,一天中有充足的时间用来复习。
又说了一会闲话,抽了一锅草烟,黄兴安才满意的离开。
送走黄兴安,张旭这才有时间坐下来清点自己今天的收获。
十个包子、十个馒头、十斤大米、二斤肉、二两煤油,牙膏、肥皂等生活物资。
《数理化自学丛书》、一沓稿纸、墨水等学习用品,
买书时找营业员要的一大捆废报纸。
以及最后剩下的十二元钱。
看着眼前的生活物资和十二元钱,张旭觉得自己必须尽快找个赚钱的门路。
一天三顿,顿顿都要吃粮,而且现在还多了一份买工分的固定支出。
就算工分再不值钱,一个月下来,也要三到五块钱。
他刚才在县城转的时候,专门去黑市转了一圈。
打探了一下粮食的价格。
黑市上玉米面有票一毛五,没票两毛。
大米有票五毛,没票一块。
白面有票四毛,没票六毛。
鸡蛋七毛一斤不要票。
十二元钱根本买不了多少粮食,高考前两个半月时间,如果他不想再继续挨饿,只能尽快赚钱。
考虑到以后回城、上学都需要用钱,用哪种方式赚取第一桶金是他现在需要思考的。
计划经济时代,后世惯用的一些经商套路眼下很多都行不通。
今天在县城转了半天,除了黑市,没发现一家个体经营,全部是国营和联营。
地方小、人口少,加上处在偏远的山区,人们的思想意识与外界差距十分明显。
对政策的理解程度也有所差距,迈不开步子,朝令夕改因人而异,再加上交通和通讯闭塞。
靠小商小贩在改革开放初期致富,风险大还容易被举报,一有风吹草动,最先倒霉的就是这些人。
而且张旭现在准备参加高考,更不能让自己履历上出现污点。
万一被抓,高考政审肯定过不了。
想了一会感觉没什么好办法,张旭准备先把东西收拾好,等今晚过后再慢慢考虑。
就在他收拾那堆旧报纸和杂志时,他顺手翻看。
忽然,脑中灵光一闪。
对啊,前世他看过的朦胧诗、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等文学作品,可是能够清楚的回想起来。
在它们还没面世前,我可以把它们写出来赚稿费啊。
1977年,恢复稿酬制度后,著作稿为每千字2至7元,翻译稿为每千字1元至5元。
这样的稿酬标准在当下已经相当不错,虽不至于大富大贵,但过上小康生活还是足够了。
前世,他被诬陷断了最后的返城希望后,在村里那几年,经常受到村民排挤。
靠着写作赚钱稿费维持生活,才把那艰难的几年撑过去。
现在无非是把曾经走的过路,再走一次。
只不过,这一次他要昂首挺胸,大步向前。
规划好未来发展方向,张旭吃了几个包子,耐心等待夜晚的来临。
“注意了!注意了!社员同志们,为了做好春耕春播生产,公社电影队晚上为大家播放电影《上甘岭》,各家各户早点吃饭,电影天黑就放映!”
傍晚时分,生产队的大喇叭里传来大队书记的声音。
听到通知,张旭平静的起身。
再过一会,他的女友就会来找他一起去队部看电影。
大戏就要开演了!
几分钟过后,一个令他深入骨髓永生难忘的声音在屋外响起。
“张旭,快点出来,你还磨蹭什么,去晚了就要坐后面了,看电影都不积极!”
拿了把竹椅,张旭拉开房门。
屋外坝子上站着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女人,瓜子脸柳叶眉,薄薄的嘴唇散发淡淡的诱惑。
纤细的腰肢,配上双排扣列宁装,让她显得干练又带有些许媚态。
终于再次见到那个改变他一生的女人赵敏。
“能再次见到你,真好!”
张旭意味难明的看着赵敏,神情似笑非笑。
赵敏斜了张旭一眼,眉头微蹙,不耐烦催促:“怪头怪脑的,发什么神经,动作快点。”
说完,她扭头就走。
可没走两步,她突然感觉有点不对劲,张旭居然只拿了一把椅子。
立刻停了下来,转头惊讶的喊道:“张旭,怎么就拿一把椅子?你坐哪?”
“我拿一把椅子当然是我坐。”
张旭平静而淡然回了句,拿着椅子与赵敏错身而过。
“那我的呢!”
“你猜!”
“我猜?”
赵敏楞了,不过看着张旭越走越远,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她那里还不明白怎么回事。
霎时满脸怒气,恨恨的一跺脚,气哼哼的快速越过张旭率先走了。
喜欢1979文艺时代从高考开始请大家收藏:()1979文艺时代从高考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