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评论

叽里咕噜说什么呢?开杀!

作者:天星繁斗 | 分类:都市职业 | 字数:0

第十四章 暑假作业

书名:叽里咕噜说什么呢?开杀! 作者:天星繁斗 字数:0 更新时间:08-18 11:38

第十四章暑假作业

今天一大早,老容刚想出去玩,就被老妈叫住了:“暑假作业给写完来,趁着凉快多写点。”没办法,老容只好乖乖地呆在家里写作业。

小孩子的暑假作业比较简单粗暴,一般就是语文数学两本暑假作业本,语文外加抄写课本后字词各三遍,数学外加两套卷子。下学期开学的时候暑假作业没写好不给报名,因此家长都会敦促小孩开学前一定要完成。

其实数学暑假作业老容早在放假前还没离校的时候就写完了,很多小孩子都会这么干,有的甚至放暑假前将所有的作业都写完了。数学暑假作业本也不是很难,也不是很厚,如果认真写的话,几个小时就写完了。大家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想暑假的时候多玩一些。不过老容当时由于写得匆忙,留下了一些思考题,就是相对来说有难度的题。而且他的语文作业和抄写字词基本没动呢,这时也有些急了,也想早点做完了事。

“一吨棉花和一吨铁,哪个重?”

“树上有十只鸟,用枪打下了一只,树上还有几只?”

“屋里有十只蜡烛,被风吹灭了一只,问还有几只?”

“有四棵树,怎么栽才能使每两棵树之间距离相等?”

……

老容无聊地翻着暑假作业本,每隔几页就会有一个像这样的脑筋急转弯,他也不知道这些题目要不要做,而且那时的他也不是太明白题目要表达什么意思,就边托着腮帮,边咬着笔头思考着。一只塑料的圆珠笔已经被他咬得像狗啃过一样,完全没有圆珠笔的样了。

“到底棉花和铁哪个重呢?”老容仔细回想着,他记得哥哥好像说过类似的问题,说是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答案是一样重。可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铁不比棉花重呢,为什么会一样重呢?对于那个年纪的老容,似乎不是太能明白这样无聊的问题,他甚至都不搞不清一吨和一斤有什么区别。

“一斤棉花和一斤铁一样重,那一吨棉花和一吨铁呢,还是一样重吗,为什么题目要说一吨呢,为什么不直接说棉花和铁哪个重呢?”老容边自言自语,边在本子上题目旁边的空白处写了“一样重”三个字,尽管他还是不明白,甚至题目都没有完全搞懂,不过他觉得哥哥说的肯定是对的。

接着看下一题,没过多久,老容就把所有能“蒙”的题目都“蒙”完了,那些不能“蒙”的留着以后再说。这些益智题让他感到很头疼,他宁愿做那些加减乘除的题目,也比这些题目都不太明白的强。他赶紧换了语文作业来醒醒脑子。

做起语文来也不轻松,需要查字典、查课本,还有看图说话,烦不胜烦,这也是老容先选择做数学题的原因。他喜欢那种该得几就是几的题目,目标明确,非常客观,不过语文作业好在能看懂题目。

老容一边查着字典,一边写着填字组词的题目,有些词从未学过,也从未听过,只能靠查字典。老容记得第一次学查字典是二年级的寒假,妈妈耐心地教自己怎样用拼音来查不认识的字。教会了之后给出生字让老容自己查,查对一个字给一个小熊饼干,老容就查了很多字,得了非常多的饼干,十分有成就感。他是所有小孩子中第一个学会查字典的,经常向其他小朋友炫耀。后来又学会了偏旁部首查字、难检字查字,基本上能写得出和读得出的字都能在字典上查到了。

不会查字典前,最怕的就是遇到填字组词的题目,绞尽脑汁还是想不出来。印象非常深刻的一次是,二年级的寒假作业上有个用“遥”组词的,老容想了半天还是想不起来有什么能与这个“遥”搭配。好在当时是冬天,老容突然想起了刚学过不久的王安石的《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老容一想,嘿,这里不是正好有个“遥”吗,于是他在括号里写了个“遥知”。后来有一天爸爸偶然检查作业发现了这个,就问“遥知”是什么,老容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憋得脸通红,因为他也感觉这个好像不是个词,只是当时实在想不起来别的才写的这个。这时,老匡在一旁插嘴:“‘遥知不是雪’啊。”爸爸楞了一下,然后又严厉地批评道:“什么‘遥知不是雪’,组成‘遥远’不就行了吗。”老容才恍然明白好像确实可以这样组词,只是这个词课本上没学过,不太容易想到。

现在会查字典了,组词变得容易了许多,不过由于他只有一本比较老的《新华字典》,里面只有基本的词语,碰到能组词少的字还是会查不到。上了高中以后,老容才知道有个叫《现代汉语词典》的东西,是《新华字典》的两三倍,基本没有查不到的词语。老容的哥还有一本反义词和基本语法的词典和成语词典,加上新华字典,这三本成了老容在小学阶段最有用的工具书。

除了要绞尽脑汁想的词语外,老容比较头痛的还有造句。

造句这玩意儿,对大人来说可能很简单,可是对于句子量不是很丰富的小孩来说,就是一种折磨。

记得二年级的时候有次语文课上老师让用“一边…一边…”造句,老容不假思索地造了个“我一边洒水一边扫地。”造完之后还非常自信地等着老师夸呢,显得得意洋洋。他之所以这么自信是有原因的,二年级的时候期末考试没有考及格留了一级,因此再次读二年级的时候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自然”地觉得老容很牛,毕竟学过一次啊。而这个“一边洒水一边扫地”是老容在上个二年级的时候当时班里很牛逼的一个人说的,说完后得到老师的赞扬,因为其他人都没答上来。老容别的都忘了,就对这个句子记忆十分深刻,所以这时才敢这么自信。

喜欢八零后的夏天请大家收藏:()八零后的夏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老容回答后,语文老师没有立马点评,而是又叫了当时班上另一个也很聪明的人来回答。说他聪明,因为他是先前参加知识竞赛中的一个,另一个当然是老容了。他站起来,想了想,然后说了句:“我一边走路一边唱歌。”

老容听了觉得平淡无奇,肯定没有自己的“一边洒水一边扫地”好。语文老师让班里同学说说到底哪个更好,结果大部分同学异口同声地说老容的说的好,在他们看来,人家好歹留过一级的啊,老容心里也很满意这样的答案。

结果令老容非常失望,老师不但说另一个同学说的好,还“羞辱”自己:“你能一边洒水一边扫地吗,不是说了要先洒水后扫地吗……”后面的老容已经不记得了,他只知道当时自己在同学面前丢尽了颜面,但心里仍是十分不服气。不服有两点:一是这个句子前个语文老师就说没问题,二是这里小孩扫地也不是先洒水再扫的,他觉得二者同时进行并没有什么问题。这件事后,以后每次值日扫地的时候,班里的同学都会取笑他:“你不是要一边洒水一边扫地吗,怎么扫地都不洒水啊?哈哈哈哈……”

还有一次,临时测验,上有个题目让用“斩钉截铁”造句。老容憋了半天,等到快交卷的时候在作业本上颤颤巍巍地写上:“我让爸爸星期天带我去公园玩,爸爸斩钉截铁地说‘行!’”等到试卷批下来以后,老师在上面划个个大大的问号,估计老师看到后也惊呆了。

造句的确令老容头疼,不过他最头疼的还是看图说话。他感觉图上的东西一句话就说明白了,根本不需要两三百字。其实那个主要考察的是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功底,像他这么大的小孩一般不太会用花哨的辞藻来修饰句子,想象力也很局限,只知道平白无奇地把事情说清楚,就像平时说话一样。因此,对于一件需要用两三百字来描述一件二三十字就能描述清楚的事来说,相当于一个字要扩充成十个字,这不把脑袋都想破了才怪。就像暑假作业上的一幅图片,画着一个下雨天,一只兔子拔了一只大蘑菇当伞,还为小松鼠打。要是让老容写,他估计就会这样:“下雨了,兔子拔了一个大蘑菇当伞,看见松鼠,就和他一块打,兔子真聪明。”

为了锻炼老容的作文能力,老容的爸特地为他买了一本《故事大王》。老容看得爱不释手,当时娱乐项目非常有限,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电视收不到几个台,能够看到课本外的精彩故事就像喝娃哈哈一样爽。老容经常在睡午觉的时候看,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有时甚至还能在梦中进入故事中的情节。可是这本书的故事他看了好几遍,作文水平也不见长。

暑假前,语文老师每人还发了一本课外读物,也是故事型的,老容也非常喜欢。里面有几则故事老容印象非常深刻。

长发妹的故事:一位头发很长拖到地上的姑娘为了村里人有水喝,甘愿与魔鬼作对,最后她的诚心感动了神仙,用石刻人代替她受水冲的折磨。老容非常喜欢这个故事,这个长发妹让他想起了清雨,他一直想把这个故事给清雨看,不过一直没有机会。他希望的是能够在清雨来自己家里的时候,自己赶紧拿出这本书来看这个故事,然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给她看了。不过,这种情况显然不多。

取枪记:一个十来岁的小兵蛋子,经过种种磨难,从国民党控制区的一位接头人那里取回手枪,并想尽办法带出城的故事。故事情节紧张动人,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主人公和反动派斗智斗勇,终于顺利完成任务。老容有时候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小兵,就是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只能在梦里当一回小英雄了。

另外,还有《象冢》、《泡沫炸弹》等有趣的故事,这些让老容觉得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不过这些读物并没有提高老容的作文水平,他仍是碰到作文三言两语就没东西写了。今天写了一上午的暑假作业,那些看图说话或者作文题基本都被他放在一边,倒是把其他的题目完成得差不多了。

喜欢八零后的夏天请大家收藏:()八零后的夏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8053s